文|郭江 插画|马桶
据悉,2018年2月全国电影票房破100亿,创造中国影史新纪录。
以前长沙春节档的电影票房不知道有没有统计,酱园子的账本也许可以反映一点经济指标——电影上座,醋的销量会攀升。
并非长沙人有看电影喝口醋的习俗,而是电影院在冬春季会熏醋。大家进影厅染一身醋气,出来吸一脸醋味,头发还要蒙一层醋雾。
一到好片子上映,检票大厅人潮汹涌,雾气翻滚巨龙蒸腾,水雾来自于墙角的煤炉,上面坐着一个甑钵,钵子里面是沸腾的漆醋,漆醋里面是几坨烧红丢进去炽热的砖头,激烫出轰隆的酸味,说狼烟也好,说蘑菇云也不为过,黑压压挤满人头的空间里,散场的进场的挤成一堆,好像进了蒸饺笼,湿湿漉漉无处可藏。
那种醋气熏蒸的气味,现在回想起来,还真有点独特。
熏醋是为了抗流感防病毒,用锅子直接煮陈醋熏房间就可以,但是电影院为了加强效果会用烧红的石头骨去烫,据说,这个石头有讲究,如果用砌墙的红砖头就“性辛”,如果用搭灶的黄砖头就“性温”,这个黄土砖在《本草》还有个显赫的名字:“伏龙肝”,传说是一味了不起的药。
别的地方有没有这个熏醋习俗我不知道,长沙早就有。
太平军围攻长沙,东西南北王天王地王都来了,几个月都打不下来,按照他们的回忆录说法是大兵们粮食足够,但是没有油盐,吃饭不香人心惶惶没力气攻城最后只好绕道。
情况好像也不尽然,太平军有大炮,把都正街那里轰了个缺口,左宗棠早有两手防备,一手是把城隍庙的定湘王菩萨从北门抬到了南边城墙坐镇,一手是提前号召长沙城大绅士捐了几个亿抗敌,左大叔就鼓舞市民在缺口砸砖头打太平军,砸一个砖头奖励一千元,可想而知,缺口很快填好了。
太平军扎营就染了瘟疫,于是找城外村里的一个爹爹,要他去城里面玉和酱园买醋,醋买回来就熏,把太平军的病熏跑了。这个事情被当局知道后大惊,心想咱们不准把油盐带出城,打算拖垮粤匪,怎么疏忽了醋呢!于是太平军撤退后,清军就把爹爹抓到大牢……
后来玉和酱园招了这个爹爹的孙子做学徒,多年以后,小孩成为了掌柜,是长沙城有名的老板。这个掌柜在长沙有两个发小,都是同村柳姓一族,一个是省长何键的国术总保镖柳师傅,一个是三和酒家的柳老板。
话说柳掌柜柳师傅柳老板三个人经常在酒家聚会,三和酒家是长沙为数不多高档餐厅,中山路国货陈列馆后面,银宫电影院边上。这个银宫1928年开业,放湖南第一次彩色电影,1988年电影票房全省冠军,全国10强,现在当然没有了。
三个柳叔叔琢磨好吃的,用玉和酱园的醋,发明了一道菜叫“七星酸肉”,效果出奇地好,柳师傅就带省长何键来吃,何省长特别爱吃,蒋介石夫妇到长沙来,他特意呈上这道菜。
这七星酸肉也消失了,应该很好吃很好吃吧,七星是什么意思我没考证出来,会不会是五花的别称呢?郴州有道特色菜坛子肉,要用“带皮七星五花”,可能就是五花肉最周正那一坨吧。
老长沙人是爱吃醋的,正牌老口子吃米粉,最后一道程序是把醋倒进底汤搅匀喝下去,才算圆满,可见喝醋深入民心。
长沙自古以来也是“醋都”,长沙玉醋和山西醋镇江醋三足鼎立,别看目前式微了,当年可是赫赫有名,畅销华中几省。老长沙说的玉醋,就是玉和酱园的醋,这个醋香味饱满,乌光油量,长沙人也叫它漆醋。
七星酸肉过几天我试试看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下。醋焖鸡吃过没?嫩鸡切块汆水后,下油锅加姜片蒜头干辣椒去爆,加谷酒蚝油继续烧,加酱油玉醋和水,加盐和味精再熬一会,加椒圈红亮亮收汁即可,撒上葱花,满堂喝彩,口舌生津。
作者介绍:
小呷品牌创始人,专利长沙米粉机发明人。
作者其他文章(点击下面标题直接阅读):
小龙虾最正宗的老长沙吃法——水煮活虾
千娇百媚“骚”辣椒
秋刀豆之味
湖南米粉长沙大决战
长沙米粉江湖群侠传
长沙小吃点将录
长沙米粉一百单八将排行榜
长沙美味烧卖地图
1990年代,黄兴路上的帅哥靓女们
故事长沙小酒馆二店开业在即,点击查看↑
投稿邮箱丨13374644@qq.com
商务合作丨微信/电话 18573179808